清华大学研究揭示高品质润滑油对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影响
2025-02-23
文章详情

研究背景

近期,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发布了一项关于发动机性能影响试验的研究结果。我国燃油质量不稳定,城市交通常常拥堵,车辆频繁启停,这些因素都给发动机带来了不同层次的损害。而且,不少车主还在使用质量较低的发动机润滑油,这不仅加速了发动机的磨损,还减少了其使用年限。鉴于此,这项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市场上的润滑油品种丰富,车主难以辨别其对发动机的不同影响。为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开展了这项试验,目的是协助车主树立正确的发动机保养观念。

试验目的

杜永昌博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教授,担任本研究的领导。他透露,研究旨在通过台架试验,探究润滑油质量等级与发动机性能间的关联。

我们要帮助车主全面了解不同等级润滑油对发动机的实际影响。我们希望车主能明白高品质润滑油的优势,并指导他们挑选最适宜发动机的润滑油来日常保养。

试验设计

为了确保试验数据与我国驾驶条件相契合,我们选用了国产、技术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常规排量引擎作为试验对象。

该试验是在台架上进行的,它对常规等级的润滑油以及符合美国石油协会API标准的SN级别新型润滑油在同等条件下对引擎的影响进行了测试。测试过程涵盖了3000公里的磨合试验,以及12000公里和15000公里的行驶循环测试。

磨损数据对比

试验流程完成后,我们发现常规级润滑油和SN级润滑油在性能上存在明显不同。铜含量上,普通润滑油各阶段含量分别为4ppm、3ppm和3ppm,而SN级润滑油则为3ppm、2ppm和5ppm。至于铁含量,前者分别是15ppm、14ppm和15ppm,后者则是8ppm、8ppm和15ppm。在铝含量上,前者为3ppm、5ppm和4ppm,后者为3ppm、2ppm和4ppm。

数据显示,SN级润滑油在降低发动机核心金属磨损方面表现突出。这种润滑油能更高效地守护发动机内部部件,进而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此外,它还能降低因磨损引发的故障可能性。

粘度变化分析

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对性能影响极大。实验数据显示,在100℃的温度下,常规级别的润滑油其运动粘度分别下降了18.6%、14.3%和11.6%。至于SN级别的润滑油,这三个数值分别是15.9%、13.4%和11.2%。

SN级油品粘度变化不大,说明它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仍能保持出色的润滑性能。它能持续为发动机提供稳定的保护,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运行。

保护优势总结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研究发现,SN级润滑油在多个方面表现优异。首先,它能稳定发动机的碱值,更高效地中和燃烧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减少对发动机的腐蚀。其次,其清净分散剂的用量远低于常规级别的润滑油,这极大地提升了清洁效果,减少了积碳和杂质在发动机内部的沉积。

研究表明,自21世纪起购买的车辆,应选用API SN级别的最新润滑油。这种润滑油能更高效地维护引擎,并提高燃油使用效率。在日常车辆保养时,车主应优先考虑使用技术先进的优质润滑油,以保证车辆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

读完这篇文章,你或许会考虑是否需要更换汽车润滑油。可以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另外,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400-656-7277

(工作日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