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领域,润滑油的标准至关重要,它关乎设备能否正常运行。道达尔船用柴油发动机系统润滑油的企业标准独具特色,既包括技术规范的更新迭代,也涵盖了对产品合格性的判定等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
企业标准修订思路
道达尔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对产品标准进行了更新,将Q/321191THL021—2015升级至Q/321191THL021-2017。修订依据GB/T1.1—2009规定进行编写。此次修订主要针对第6章“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进行了调整。这一修订反映了企业根据实际应用和经验,持续优化标准,以适应不同环境和市场需求。同时,这也表明了企业在产品管理中对关键环节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海外众多润滑油厂商,依据行业进步与用户评价,大约每三至五年便对标准进行更新。道达尔(中国)便是其中之一,其修订标准的做法与全球众多企业颇为相似。
标准编制依据
此产品暂无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其标准依据道达尔润滑油(法国)有限公司的产品标准制定,并确保保持一致。这表明,在某些领域,企业会参考其国外母公司的标准来设立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标准体系。以我国现有的船用设备和润滑油为例,这种做法是跨国企业在标准制定中常见的策略。运用此法,可以迅速引入成熟的产品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
我国在某个行业起步阶段,通常会采取引入国外标准,然后根据国情进行调整的方式来推进发展。展望未来,我国有望在该领域形成更加完善的本土标准。
检验规则分类
产品的检验规则有两种,分别是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在基础油和添加剂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出厂检验会定期检查硫含量、黏度指数、水分、泡沫特性、闪点等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中的黏度指数等数据,其结果会受到基础油质量以及添加剂配比的影响。
型式检验项目涵盖了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所有关于黏性和理化性能的项目。这一检验必须在特定情况下进行,比如新产品投入生产或进行定型鉴定时,或者在出厂检验或周期性检验的结果与上次的型式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时。设立这些检验规则,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全球众多润滑油生产企业普遍实行一种出厂与型式检验相结合的检测制度,不过,具体的检验周期和项目会依据各自产品的特性而有所差异。
组批的条件
在保持原材料和工艺不变的前提下,产品是以每生产出一罐或一釜作为一组进行批量处理的。这种组批方式是标准化生产流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采用罐或釜作为批次单位,便于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准确掌握每个批次产品的状况。
在生产车间实际观察中,这种操作方式便于进行统计和管理。企业能够轻松地查阅到每一批次产品所用原材料及工艺流程等详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的润滑油生产商因生产规模和流程各异,他们在组批时的单位和条件自然存在细微差别。
判定规则说明
无论是出厂时的检验还是定型时的检验,只要结果达到技术标准,产品即被认定为合格。然而,若发现产品不合格,必须依照既定流程进行处理。一旦发现出厂批次检验或周期性检验的结果未达到技术标准,必须依照GB/T4756标准,抽取两倍数量的样品重新检验。若复检仍有一项不符合规定,那么以此方法生产的该批次产品将被判定为不合格。这一判定不合格的机制,正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本准则。
执行判定规则时必须严格,这样才能确保产品合格并顺利上市。例如,欧洲某些润滑油制造商在制造高端船用柴油发动机润滑油时,对判定规则的要求尤为严格,目的在于确保海上设备的运行安全。
交货验收要求
交货验收时,产品质量需遵循本标准。标志方面,小容器装石油产品需分批次,每个容器均需标注相应标志。若采用油罐车、油船或油罐发货,则必须提供产品检验合格证。对于盛装产品的容器,必须确保其完好无损、清洁无污、密封良好,并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在市场运营方面,严格执行交货验收程序,可以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进入使用阶段。这一点对于大型海运企业在采购润滑油时尤为关键。
你知道有哪些润滑油企业的标准吗?还有,道达尔这样的企业,它们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是如何区分的?不妨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