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的使用温度范围及选购指南
2024-10-25
文章详情

工业润滑油基础_工业润滑油基础油_工业润滑油基础油知识普及

众多工业与机械领域应用中,润滑脂的挑选尤为关键。然而,许多人往往忽略了使用温度这一要素,而这极有可能引发昂贵设备损坏,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润滑脂的基本成分与温度的关联

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构成。这些成分与温度的关系非常密切。基础油的性质各异,温度变化时表现也不尽相同。例如,矿物基础油在低温时容易变得浓稠。稠化剂在温度变化中会改变基础油的流动性。在高温条件下,某些稠化剂可能无法有效吸附基础油。添加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发挥其抗氧化、抗磨损等作用。由于不同润滑脂的三种成分比例不同,它们的使用温度范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基础油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用PAO作为基础油的合成润滑脂,在低温条件下,其流动性明显优于由矿物基础油制成的润滑脂。正因如此,它即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轻松抵达润滑部位。

\

厂家给出的温度范围的重要性

厂家提供的润滑脂使用温度范围至关重要。用户需考虑润滑部位的温度。比如,在冬天,大型工厂的设备启动时,环境温度可能降至零下二十度。此时,若润滑脂的最低使用温度高于这个温度,启动时润滑效果将无法保证。夏天,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局部温度超过普通润滑脂的承受极限,因此最高使用温度也需要关注。若忽视厂家提供的温度范围,设备故障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不少新设备操作员因经验不足,未能依照厂家指导挑选润滑脂。这导致设备磨损程度远超常规,维修费用也随之大幅攀升。

\

最低使用温度与冷启动

低温条件下,润滑脂会变硬,这会对其输送和润滑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冷启动时,设备对润滑的需求更为迫切。若润滑脂的最低使用温度低于冷启动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那么润滑效果从开始就无从谈起。以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露天机械设备为例,若润滑脂在低温中凝固,导致机器缺少润滑,就极易引发磨损问题。

低温条件下,我们必须对润滑脂的选择格外小心。在特殊环境中,如极地科考设备,当温度降至-30℃或更低时,普通的润滑脂就不再适用。此时,必须选用合成润滑脂,例如那些以PAO基础油制成的润滑脂。

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

滴点是衡量润滑脂性能的关键参数,但它并不等同于润滑脂能承受的最高温度。通常,润滑脂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往往比其滴点低30℃至50℃。若润滑脂在持续的高温下使用,尤其是超过其最高使用温度,则容易遭到破坏。曾有一家工业企业对一台设备使用润滑脂时,让其持续处于超温状态,结果设备很快出现了故障。检查后发现,润滑脂在超过最高使用温度后已经烧毁失效。

局部高温的形成原因多样,比如轴承安装不当,这在小型机械加工厂的某些设备中尤为常见,由于安装工人技术不够熟练,轴承安装存在偏差,导致设备运转时产生高温。此外,润滑脂的过多或不足、选用错误的油品、设备受到振动、负荷过重等问题,也都可能引起局部高温。

润滑脂的氧化与温度

润滑脂的氧化进程易受温度影响。当温度超过60摄氏度,润滑脂的氧化速度会加快。特别是当温度逼近90摄氏度时,普通润滑脂的性能将受到严重损害。在高温条件下,通常需要使用合成油和高级稠化剂。比如,复合锂基、聚脲和复合磺酸钙等类型的稠化剂,都是润滑脂的理想选择。

在高温的工业生产车间,比如钢铁制造车间,若继续使用普通的润滑脂,高温会加速其氧化,使润滑脂迅速老化,这会显著减少设备的使用期限。

温度对基础油和稠化剂的不同影响

\

基础油对温度的敏感度高于稠化剂。当温度发生变动时,若基础油具备良好的粘温特性,那么润滑脂在经历温度波动时其粘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然而,稠化剂在达到滴点前,其稠度变化过程较为平缓。

低温环境下,润滑脂之所以会变得浓稠,主要还是因为基础油本身的性质。低温转矩是评价润滑脂在低温下性能的关键指标。在低温下,润滑脂的硬度会上升,这样的润滑脂会对轴承产生一定的阻碍。举例来说,在冰雪环境中运行的设备,若润滑脂的低温性能不佳,便无法正常运作。

关于润滑脂的温度参数,您还有疑问吗?欢迎各位分享在使用润滑脂时对温度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400-656-7277

(工作日 7×24)